- · 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》期[04/29]
- ·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版面费[04/29]
- · 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》投[04/29]
- · 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》数[04/29]
临床营养杂志参考文献代码(营养学参考文献)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首先对患者进行天然营养膳食的指导,建议患者不要忌口,有些患者说这个是发物,那个是发物,这不能吃,那不能吃,这是不对的。对于肿瘤患者来说,
首先对患者进行天然营养膳食的指导,建议患者不要忌口,有些患者说这个是发物,那个是发物,这不能吃,那不能吃,这是不对的。对于肿瘤患者来说,不存在发物一说。此外,不要相信能饿死癌细胞的错误传言而盲目忌口,癌细胞在体内会优先抢夺营养,在这场争夺战中,正常细胞永远是失败者,所以永远不可能做到饿死癌细胞。
对于食欲正常,胃肠功能基本正常者,尽量通过饮食补充,总的原则是容易消化、均衡的饮食。另外就是食物要多样化,多种颜色,补充蔬菜、水果、牛奶、鸡蛋、瘦肉等。瘦肉尽量吃白肉,比如鸡肉、鸭肉、鱼肉等等。植物里面含蛋白质比较高的是燕麦片,除了含植物蛋白,还有膳食纤维及营养素。对于饮食补充不足以改善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,如果能口服给予肠内营养,肠内营养主要是给予他一些功能营养食品,主要含一些短肽小分子的营养素及一些抗炎性的因子。
胃肠功能减退患者可以联合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(通过静脉输注营养物质)。而存在肠瘘、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患者只能进行全肠外营养,病情好转后过渡到联合肠内外营养治疗。
营养治疗想要达到的最高目标是调节异常代谢,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尽可能控制疾病,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从而延长生存时间。对肿瘤患者来说,营养治疗举足轻重,抗肿瘤治疗就像打仗一样,没有充足粮草,必将节节败退。
请问你是如何理解健康食品健康产品的?
很多人以为干净和卫生是一个问题,从我们专业角度看,却代表了不同的高度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,你做米饭前淘米吗?
老妈和媳妇会从干净的角度说:“必须洗,不然多脏啊?”我小时候也是要淘米的,那时主要是有掺沙子的,淘米的重点是上面漂浮的糠皮和最后沉在底部的沙石;现在的米里已经很少能看到这两种东西了。
那么现在淘米会得到什么呢?
经测算,大米经过淘洗,维生素B1损失率40%~60%,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为23%~25%,碳水化合物为2%,无机盐为70%,淘洗次数越多,洗的水温越高,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越长,各种营养素的损失就越严重。当我引经据典一番,不淘米就蒸饭时,获得的评价是:你就是懒……
还有,择芹菜时不去掉叶子:你就是懒……
黄瓜、西红柿,能凉拌就不做热菜:你就是懒……
各种肉、菜不分别炒了,直接进火锅:你就是懒……
今天,懒人从健康饮食的角度讲一下这些做法的理由。
说到健康饮食,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清淡了,这个淡雅清新的词汇中几乎囊括了饮食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,做到了清淡,就几乎达到了基本的健康要求。需要澄清的一点,清淡饮食不是节食,不是纯素食,不是都生吃,不是不干不净,也不是没有味道。
清淡饮食指的是少油、少糖、少盐、少脂肪、少辛辣刺激的饮食,通常口味会比较清淡。(前提是干净啊,不先去掉脏东西只说清淡,那是真的太懒。)
从营养学角度,清淡饮食能体现食物的真味,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的营养成分。下面分别解释一下。
01、少油、少脂
虽然在做菜时,少油、少脂看起来是两个问题,但在饮食营养中,油和脂肪是同一种物质,也就是要减少脂肪的摄入。
少油通常是指减少食用油,除了少量使用的荤油外,液体食用油主要成分就是植物脂肪,包括花生油、橄榄油、棕榈油、大豆油、芝麻油、菜籽油、葵花子油、山茶油、粟米油、火麻油、玉米油、芥花子油、亚麻籽油(胡麻油)、葡萄籽油、核桃油、牡丹籽油等,都需要控制量。
原因呢,首先是因为,油是能量密度最高的食物,很容易引发体重超重到肥胖。数据显示,体重超重可以引起7.8%的肿瘤发病和6.5%的肿瘤死亡。更何况,过多油脂还能增加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的发生,造成的健康问题更多。在这个方面,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会好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品种,简单说橄榄油好于花生油、大豆油等,棕榈油最差。
大家可以看看,方便面、油炸食品甚至蛋糕中很多都使用的是棕榈油,买东西时一看这个,就请果断放弃,作为工业用油是很好的,就不该给人吃!现实情况是,棕榈油已经是生产量、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,因为它产量高,不易变质,还便宜。
第二个原因是,中餐中有很多油是用来煎炒烹炸,这种操作让食物处在了更高的温度中。
这个景象大家都见过吧,对于食物来说,如此高温下很多营养成分被破坏,还会产生各种致癌物质。从温度角度看凉拌是常温,40摄氏度以下,蒸、煮、炖、汆等在水的沸点附近,100摄氏度;油炸就是油的沸点了;大豆油230,菜籽油335,花生油355摄氏度左右;最高的是烧烤,可以达到近千摄氏度,这时脂肪、蛋白质甚至碳水化合物烧焦后都能成为致癌物。温度过高会产生更多致癌化学物质。
文章来源: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lcyyzz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6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