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》期[04/29]
- ·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版面费[04/29]
- · 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》投[04/29]
- · 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》数[04/29]
临床营养杂志参考文献代码(营养学参考文献)(4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例如,肉类,鱼和家禽在火上烧烤会产生亚硝胺,这是一种致癌物;在铁板上烤肉也会产生亚硝胺,烃类和苯并芘等致癌物;而肉烧焦时,会产生多环烃和
例如,肉类,鱼和家禽在火上烧烤会产生亚硝胺,这是一种致癌物;在铁板上烤肉也会产生亚硝胺,烃类和苯并芘等致癌物;而肉烧焦时,会产生多环烃和自由基。其他很多营养素在高温环境中也会大量破坏,最明显的是维生素,而且温度越高,破坏越严重。
我们不是反对加热食物,比如蛋白质反而是常温环境下长链氨基酸形成稳定的螺旋结构,难以被消化和吸收,鸡蛋、肉类等经加温熟透后蛋白质变性,更易消化。有研究显示人类学会用火后,吃肉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促进了大脑和体格的发育,促成了人类获得了地球的统治地位。加工食物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传染病,细菌、病毒经过加热,加酸等,可以因蛋白质变性而灭活。
02、少盐
每天保证盐的摄入量低于6克
食盐是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和钠的重要来源,现在缺少盐造成的损害已经非常罕见,反而过量摄入造成的危害报道很多,过去主要集中在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,现在发现对于全身各系统都有影响。饮食中减少食盐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:
1、改变口味过咸的习惯
特别是东北菜、鲁菜、川菜等,还有传统饮食中喜欢喝粥就咸菜,这个咸菜就是典型的不清淡饮食,不新鲜,盐太多,而且几乎没有营养价值。
2、总量控制
很多人只控制炒菜中加的盐,如果一家人三餐没有超过18克,就认为很好了,其实还有很多隐形的盐来源,比如酱油、蚝油、凉拌汁等;还有各种食品,比如面包,加工食品,各种零食,都有盐,也都要计算到每天的总量中。
3、拒绝腌制食品
大家都知道腌制、熏制食品不好,但这些食品能源远流长的留存下来,自然有他的道理。首先,过去是没有冰箱的,很多的食物过了季节就吃不到了,而且很容易变质。这时用盐,偶尔用糖腌制起来,可以长期食用,再加上调料,味道还很好。
其次,人类长期的最重要健康问题是营养不良和感染,吃腌制食物对这些没有大的影响,甚至还增加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所以,人们根本不觉得这些食物有什么不好。
最后,腌制食物解决了储存和运输的问题,而且配方固定,品质有保障,这些都利于销售,所以市场贩卖的食物中,腌制食物占比很大,新鲜的太容易坏了,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。所以,很多老字号,卖的都是腌制食物。
现代社会,以上的三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,慢性病成为最重要的健康问题,腌制食物终于“堕落”成了垃圾食品。
我们来看看美国提供的证据:1930年,胃癌死亡率是全美男性癌症死亡率头把交椅,在女性死亡率中排行第二。而如今,美国的胃癌死亡率连前10都挤不进去。具体数值上,男性死亡率从1930年的46/10万跌到了4/10万,女性则从35/10万跌到了2/10万。
据美国癌症协会(American Cancer Society ,ACS)分析,原因主要有两点:第一,公共卫生工作做得好,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大下降;第二,食物保存进步,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,冰箱普及了(腌制食物大大减少)……
就是这么简单,相信随着科技进步,科普宣传到位,腌制食物会逐渐自行消失。
4、减少调味汁用量
可以在烹调时加醋提高鲜香味,也可以多加入蔬菜、水果提味,同时就减少了酱油和调味汁用量。
03、减少添加糖
爱吃糖是人的天性,因为在食物匮乏的漫长岁月,只有爱吃糖的祖先才能更好的生活繁衍下来。糖是吸收最快,代谢最便捷的能量物质。
可是到了现代,食物突然丰富了,我们的身体还适应不了这么多的美味,首先就是控制血糖的胰岛素被大量消耗后,供不应求导致的糖尿病,会造成全身的损害。对抗本能是痛苦而困难的,我们建议还是从控制总量入手,好吃的东西可以尝尝,一定不能多吃。特别是从小就不要在各种食物中加糖,学会从天然食物中品尝不同的味道。
04、减少辛辣刺激
辣椒传入时间不长,明清时期逐渐成为重要的调味料,却快速抢占了大量市场。辣椒的不适反应就是咱们常说的“上火”,比如咽干咽痛,口腔溃疡,腹胀腹痛等。对于肿瘤患者,在出现了消化道溃疡的时候一定要避免食用辣椒,其他消化道症状时比如腹泻、腹痛等也不要吃辣。还有就是放疗或者化疗出现了皮肤反应的时候,要注意避免食物刺激。
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已经超重的人,不要在食物中加入辣椒了,真的不利于减肥的。
05、少加工食物
澄清一个理念,子曰: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孔圣人的这个观点到现代社会几乎完全颠覆。现在的食材,不要太挑剔,尽量保留完全。
文章来源: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lcyyzz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600.html